新闻公告

田老师升学天团”是怎样炼成的
2020-05-09

每年高考后都有“最牛班级”的报道见诸报端,诸如一个班级所有同学全部考上重点大学等等。大学里也有类似的佳话,今年毕业季,南科大就涌现出了“升学天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系主任田国梁教授指导过的十四位2016级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全部收获国内外知名高校升学深造机会。其中康智宇、赵达、杨翰斌同学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境内外知名高校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直博offer。其实,去年田国梁老师指导的2019届毕业生中,也有收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美国常青藤高校offer,有六名同学获得知名高校全额奖学金PhD offer。我们慕名走近 “田老师升学天团”,探寻背后的育人故事。


导师传奇经历:做过工程师,担任过统计分析师,最喜欢还是当老师

翻看田国梁老师的履历,你会为他的传奇经历惊叹。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统计学博士学位前后,他已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美国田纳西州孟斐斯市的 St. Jude 儿童研究医院从事可靠性与医学统计研究工作, 2002年至200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Greenbaum 癌症中心任 Senior Bio-statistician,2008年至2016年在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任副教授,2016年加入南科大至今。他加入南科大后,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学生写给田国梁的信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田国梁做过火箭可靠性工程师,任过癌症医学统计分析师,一直从事统计学的研究,现在作为副系主任的他还承担了行政职务。“我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做大学老师。老师也是最适合我的工作。”田国梁说,当老师教授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收获远大前程,看着他们越来越好,带来的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衡量的。他来到南科大时,学校统计学专业刚刚获批,很多事情都要从零起步,由于当时统计学专业方向老师只有三位,所以他一来就开始担任十几名同学的导师。但是说起学生的发展,他神采飞扬。一些他指导过的南科大学子,在毕业后遇到人生重大规划时,还会时常联系他,向他请教。学生也经常给他寄明信片、写信。这些信件和明信片是他非常珍视的宝贝,“对老师而言,有什么比这些语言还好的礼物与满足呢?”他感慨道。

说起田国梁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认真”。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金融科技方向硕士的唐晔说:“我在田老师身上学到最受用的是他对待科研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即将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直博(全额奖学金)的康智宇也表示,田老师对科研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对他影响很大。大二时,康智宇和同级几名学生跟随田国梁进行数理统计习题集的编写工作。他们所编写的习题,小到标点符号和字体,大到一行公式和句式的表达,田国梁都会认真核对,并且跟他们探讨句法使用的合理性。“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让我明白了在科研的道路上光有灵感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和异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


带着使命感培养学生: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天忙碌六七不休

对于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田国梁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在他的多重身份中,教师这个身份是第一位的,教师、科研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这三个身份并不冲突。“在南科大带学生,让人有一种‘使命感’”,他说,学生上大学的时光非常宝贵,也非常关键,丝毫不能耽误。在他看来,一定要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先集中精力摸索一套培养学生的“法则”,奠定了良好基础之后再对“法则”进行持续优化,只需花费少量时间成本,便能事半功倍。

田国梁在云端直播授课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田国梁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在学期伊始就对每门课认真进行提前规划,确保课件条理清晰,讲授易学易懂。“大二下学期上田老师《数理统计》课的时候,我就被田老师备课的认真细致程度震撼了。”即将赴香港大学攻读统计硕士(含奖学金)的孟楚寒说。

田国梁授课(照片拍摄于疫情前)


“没有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对学生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课的。”田国梁在上好自己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义务开设“微课堂”和学习讨论班。学生眼里的他,可谓“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天忙碌六七不休”。做有利于同学们成长的事,他不计付出,也乐在其中。“平时和住在不同宿舍区的同学一起做project或者讨论问题时,我们会在图书馆关门后去慧园的会议室继续,几乎每次我们都能在很晚的时候看到田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即将赴香港大学攻读统计硕士(含奖学金)的张昀回忆道。

在《数理统计》课程上,田国梁牺牲课间休息时间,开设了“田老师五分钟”课间分享节目,同学们可以自愿聆听。他利用这课间五分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角度给同学们一些关于道德、生命、时间管理、跨文化理解、人生选择方面的小贴士。在他看来,数学好、英文好、计算机好、统计好的人才必将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担当大任。同学们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作为一名老师,要想办法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处事等方面的能力。

康智宇说:“田老师的课间五分钟,让我接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认知,也慢慢将我吸引到统计专业中来。田老师对待课件的态度非常严谨,课间五分钟也会为同学们提供很多实用的建议。”

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科研能力,田国梁在同学们大三上学期牺牲每周日下午的休息时间,义务开设生物统计和计算统计两个学习讨论班,对生物统计和计算统计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来参加研讨学习,拓展知识面。他还在大三下学期每周日下午,开设专门的统计科研讨论班,教授同学们统计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同学们探讨统计科研问题,引导鼓励同学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统计研究课题,并指导他们更深入地探索统计学规律。

“我从田老师身上学到了做统计学研究的方法和勤劳奉献的品格。”张昀是学习讨论班的受益者,他参加过生物统计、计算统计和统计论文写作三个讨论班。“正是通过一次次的讨论班,我们开始对科研有了基础的了解。”


做学生良师益友:构建级差梯队帮扶模式,从不拒学生约见和请教

田国梁表示,南科大诸如“三制三化”这样的创新举措,让他跟本科生互动交流的频次大大增加。尤其导师制是南科大教育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作用,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全过程的覆盖和全面的指导。他手机里除了工作群外,更多的是与学生相关的大群小群:家校联系群、成长互助群等等。家校联系群是他跟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围绕该同学成长建立的多个小群的总称。田国梁特别注重家校互动沟通,关于同学的点滴成长、未来规划,他都会一一与家长、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田国梁在导师见面会上与学生交流(照片拍摄于疫情前)


田国梁还让学生们自由组成“成长互助小组”,每个小组里一般有一名博士研究生、一名硕士研究生和三名本科生,形成一个具有年级差的梯队帮扶模式。组里的研究生常常帮助本科生解答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和困惑。每一个“成长互助小组”都组建了专门的微信群,田国梁在群里可以看到他们的讨论情况,有时也会参与其中。在成长互助小组这个温馨的单元里,有的同学写代码能力较强,有的则对新知识、新概念的运用比较快,遇到问题讨论时,常常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一些原来对学习不太上心的同学,在进入成长互助小组后,受到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影响带动,也慢慢地认真学、学进去了。当学生们请教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田国梁一般不会急着回答,而是请了解这个问题的同学代为解答。“代师授艺”的同学重任在身,往往非常谨慎,反复查资料、推算答案,在为别人解答的过程中,自己也深化了学习。

张昀回忆,大三那年选的课程较多,课业压力比较大,他心里有根弦总是紧绷着。“通过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学业上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学习的氛围和效率都比一个人闷着头看书要好。”

田国梁与学生聚餐(照片拍摄于疫情前)


除了白天上课、做科研,田国梁常常在晚上挤时间与学生面谈答疑解惑,生涯规划、科研论文、课后作业、人际交往……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他对于解答学生问题总是“来者不拒”,再忙都会抽时间跟学生一对一谈心。“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一个学生的约见和请教”,田国梁说,学生找他是对他的信任,不忍心拒绝,同时也怕拒绝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以后学生有问题就不求助了。南科大的学生很优秀,能想到他很多没有想到的细节,这常常让他觉得很欣慰。其实不光是他,南科大很多导师都是这样。这得益于学校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得益于学校不断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即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直博(全额奖学金)的赵达第一次见到田国梁是在大二下学期。他当时想了解更多数学方面的专业情况,在学长学姐的推荐下,他略有些忐忑地给田国梁发了“约见”邮件。田国梁回复邮件的速度很快,赵达在发邮件的当天下午就见到了他。“田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很认真。他仔细地看了我的材料,当天我们还互加了微信,聊了很多。”后来,他便一直跟着田国梁学习。


一人一策:为每一名学子制订“海内外升学路径图”

田国梁在升学分享会上作指导(照片拍摄于疫情前)


毕业升学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节点。对于有志于升学深造的学子,田国梁会“一人一策”,帮助每一名学生制订“海内外升学路径图”。在同学们本科学习期间,他会分阶段组织三次升学分享会。第一次升学分享会一般选在大三上学期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的当天晚上,他会为同学们介绍海外直博项目、海外硕士项目,还会分享一些学长学姐升学的经验事例。第二次分享会则在大三下学期,他会重点为同学们介绍一些升学推免夏令营的情况和面试技巧等。第三次分享会一般在大四开学之际,从申请学校选择到申请材料准备再到面试答辩,他都非常耐心细致地全程提供指导。一些同学在申请学校时收获了多个学校offer,他则会从自己丰富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出发,结合同学们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给同学们在最终选择offer时提供真诚和务实的建议。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专门成立了升学就业工作小组,为准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提供指导。作为小组副组长的田国梁,对系里每个学子的出路如数家珍。他常常叮嘱有志于升学的同学:“出国留学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学成以后不要忘记祖国和母校的培养,学成报国是本份。” 同时,他也建议同学们尽量了解留学国家的文化、历史与生活习惯,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即将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直博(全额奖学金)的杨翰斌表示,“田老师对学生非常上心,待人亲和,为了大家的升学,田老师费了很多心血。”在他申请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田国梁耐心了解他的情况,帮他想了很多办法。

回顾在南科大求学这几年,“升学天团”成员感慨颇多。孟楚寒说:“在南科大求学最大的收获是遇到的同学和老师都很好。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遇到了很好的同学,教授老师们认真负责。受学校积极向上的氛围熏陶,大家都提早为升学深造做准备。如果我不在南科大,按照我的性格,应该也会和大部分高中同学一样忧心接下来的出路吧。”唐晔认为,在南科大求学期间,他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充分了,也渐渐培养了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赵达说:“大学四年间,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南科大教会我最重要的能力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未来科研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杨翰斌表示,在南科大,学子们和大咖教授沟通交流非常方便,老师们都平易近人,非常乐意解答问题,开阔了他的视野。张昀坦言,统计学给他带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给了他一个全新的看待世界和世间万物的角度。康智宇则表示,在南科大学习的四年,培养了他的国际化视野。“希望我从南科大走出去后,能以一种包容多元的眼光,接触更多的人和文化,为这多彩的世界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田老师升学天团”是学校近年来升学、就业情况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近四年来,南科大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升学深造比例仍稳步提升,近六成同学升学深造,其中近一半获全奖赴世界知名高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以2019届本科毕业生为例,不仅有58.51%的同学继续升学深造,在出国(出境)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有42%的同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44.64%的同学赴QS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深造。南方科技大学将坚持以“创知、创新、创业”为引领,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负国家赋予的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培养出更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拔尖创新人才。

 

附:“田老师升学天团”成员及毕业去向(信息公布征得学子同意,按学子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一)2020届准毕业生:

陈同学:埃默里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丁同学:美国东北大学,数据分析工程专业硕士

谷同学:暨南大学,推免,统计硕士

康同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全额奖学金PhD

龙同学:南方科技大学,推免,统计硕士

梅同学:南方科技大学,推免,统计硕士

孟同学:香港大学,新生奖学金,统计硕士

唐同学:北京大学,推免,金融科技方向硕士

徐同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数据科学硕士

杨同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额奖学金PhD

张同学:香港大学,新生奖学金,统计硕士

张同学:瑞典隆德大学,数理统计硕士

张同学:南方科技大学,推免,商务智能与大数据管理硕士

张同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统计硕士

赵同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PhD

(二)部分往届毕业生:

段同学:罗格斯大学(Rutgers U), 全额奖学金PhD

高同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统计硕士

林同学: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PhD

刘同学:纽约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邵同学:清华大学,硕士

施同学: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PhD

王同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生物统计全奖PhD(张振副教授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

魏同学:埃默里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张同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张同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全额奖学金PhD

张同学:腾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全额奖学金PhD

 

 

采写:劳湘雯

通讯员:周琳

摄影:张晓燕

部分图片提供:受访者

主图设计:丘妍

编辑:劳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