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青年导师队伍建设,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于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00在商学院大楼343会议室成功举办青年导师研究生指导专题交流会。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叶飞、心理成长中心负责人邱璐璐及讲席教授荆炳义等专家受邀出席,与系内青年导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政策引领:明晰导师责任与方向
研究生院副院长叶飞以“关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几点思考”为主题,系统梳理了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与相关政策。他重点解析了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强调导师需遵循指导行为准则,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严格把关。他指出,导师不仅是学术引路人,更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角色,需以政策为纲、以育人为本,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经验传承:导师的“3G-3C-3E”育人智慧
讲席教授荆炳义结合多年指导经验,首先分享了“研究生指导的三大原则”:
•选学生:3G原则(Good Math, Good Coding, Good Attitude)——强调理论功底、动手能力与热爱学术的重要性。
•带学生:3C原则(Curious, Critical, Creative)——用好奇心探索未知,以批判性审视真理,凭创造力突破边界。
•待学生:3E原则(Equal partnership, Learn from Each Other, Eternal friendship)——平等协作破除权威壁垒,教学相长激活双向成长,终身情谊铸就学术传承。
最后,他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寄语青年导师,强调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心理赋能: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成长中心负责人邱璐璐聚焦“研究生心理关怀与师生沟通”,通过数据呈现国内外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剖析焦虑、抑郁等高危心理问题的成因。她建议导师以“亦师亦友”的姿态,为学生营造支持性成长环境。
过程管理:从招生到毕业的全链条把控
系研究生负责人史建清围绕“研究生指导全过程与关键问题管理”,系统梳理了从招生、师生匹配到毕业答辩的全流程。他结合系内典型案例,指出转导师、开题考核等环节的潜在风险,呼吁青年导师“重视细节、防微杜渐”,以严谨态度保障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
青年导师:共话成长与责任
会议特设互动交流环节,青年导师就“如何平衡自身科研与指导学生之间的精力分配”“如何处理学生心理危机”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导师需以“专业指导+情感支持”双轨并行的模式,助力学生实现学术与人格的双重成长。
结语: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育新人
本次交流会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剖析与心理赋能,为青年导师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将持续深化导师队伍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周招弟
编辑:滕悦然